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5种养殖石斑鱼的神经坏死病毒

被引:29
作者
陈信忠
苏亚玲
龚艳清
黄丽莎
俞秀霞
苏永全
机构
[1]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 厦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3]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福建厦门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
[4] 福建厦门
关键词
石斑鱼; 神经坏死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necrosisvirus)是导致多种海水鱼类神经性病害的致病原。发病及死亡的石斑鱼除了表现神经异常症状外,无明显的临床病症,体表及内脏组织也未发现明显病变及寄生虫感染。2003年4~8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福建南部人工养殖的5种石斑鱼即紫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马拉巴石斑鱼(E.malabaricus)、青石斑鱼(E.awoara)、赤点石斑鱼(E.akaara)和云纹石斑鱼(E.moara)中检出5个神经坏死病毒分离株。检测了76份石斑鱼样品,这些石斑鱼NNV病毒的平均感染率约为90%。对这些病毒的RT-PCR产物421bp核酸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其相同的序列超过99%。将这些序列与GenBank的石斑鱼(Epinephelusspp.)神经坏死病毒相关基因序列作比较,同源性在97%以上。对神经坏死病毒在石斑鱼体内的分布也进行了分析,在脑和眼组织的检出率最高,部分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也能检出病毒。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可确认神经坏死病毒为该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原。RT-PCR方法是检测NNV等病原的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Sequence comparis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fish nodaviruses based on the coat protein gene [J].
Dalla Valle, L ;
Negrisolo, E ;
Patarnello, P ;
Zanella, L ;
Maltese, C ;
Bovo, G ;
Colombo, L .
ARCHIVES OF VIROLOGY, 2001, 146 (06) :1125-1137
[2]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M].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