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径迹研究三峡仙女山断裂带断裂时期

被引:7
作者
张峰
林文祝
周继颐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贵阳
[3] 长江委员会三峡勘测研究院!宜昌
关键词
裂变径迹; 仙女山断裂带; 磷灰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仙女山断裂带位于三峡工程——三斗坪大坝西南20km处,实验样品采自仙女山断裂带北端的荒口断裂,从断裂带中的断层泥、断裂壁岩和断裂围岩内各选出磷灰石,用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及径迹长度变化规律.研究证实:仙女山断裂带发生断裂时期为距今(0.7±0.04)Ma,与其围岩测定的形成时代(25.31±2.8)Ma截然不同,从讨论的各种绝对年龄结果,无论由断裂与第四系切割来看,均未见到全新世以来有明显的活动迹象,以此确认仙女山断裂活动性对三峡工程并不构成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2554 / 25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裂变径迹法研究白云鄂博东矿的成矿时代及热历史 [J].
张峰 ;
刘铁庚 ;
张凤祥 .
自然科学进展, 1997, (02)
[2]   长江三峡地区仙女山断裂带构造活动性及其北延问题讨论 [J].
王瑞江,谭成轩,盛昌明 .
地球科学, 1995, (06) :693-696
[3]   秭归盆地东缘断裂构造觅踪——再论仙女山断裂带北延过长江问题 [J].
杨淑贤 ;
周明礼 ;
徐孝文 ;
于品清 ;
于桦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3, (02) :48-54
[4]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仙女山断裂构造变形分析 [J].
谭成轩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2, (02) :68-73
[5]   长江三峡水电站坝址区断裂新活动年龄及地壳稳定性 [J].
李兴唐 .
地质科学 , 1991, (02) :111-119
[6]  
238U自发裂变常数(λf)的测定[J]. 刘顺生,张峰.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09)
[7]  
长江三峡工程重大地质与地震问题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长江三峡工程重大地质与地震问题研究》编写组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