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细辛有效部位对中性粒白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粘附和聚集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沈志强
吴兰鸥
陈植和
刘吉开
机构
[1] 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昆明医学院昆明
[2]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
关键词
灯盏细辛;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粘附;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D O I
10.16333/j.1001-6880.2001.01.018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采用 Peter等方法评价灯盏细辛有效部位注射液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应用玫瑰花结试验和 Born氏法观察本品对大鼠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粘附和聚集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血栓作用的细胞机制。结果表明 ,本品 5 0 mg/ kg使血栓形成时间从对照组的 17.7± 0 .8min延长到 35 .7± 2 .6 min(P<0 .0 5 ) ;显著降低凝血酶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间的粘附率 ,其 IC5 0 为 6 1.4m g/ L,且明显抑制激活的中性粒细胞或其上清液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其 IC5 0 分别为 0 .97和 2 .1g/ L,提示灯盏细辛有效部位具有较强抗血栓作用 ,其原理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灯盏花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J].
沈志强 ;
雷伟亚 ;
段理 ;
陈植和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01) :22-25
[2]   灯盏细辛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时AT-Ⅲ活性、tPA和PAI的影响 [J].
赵佩琪,徐济民,盛净,杨菊贤,黄震华,王健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6, (01) :26-28
[3]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江纪武, 1986
[4]  
Evaluation of a low molecular weight modulator of human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activity. Charlton P A, Faint R W, Bent F, et al.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