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育种应用选择指数的初步探讨

被引:5
作者
翟虎渠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室
关键词
遗传进度; 初步探讨; 经济权益; 选择方法; 选择效率; 选择指数; 大豆育种; 实粒数; 百粒重; 单株产量; 指数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大豆育种应用选择指数的问题,建立了含有茎粗、百粒重、实粒数、主茎节数和单株产量五个不同性状组合的31个选择指数,分析了各性状对产量选择遗传进度的作用和重要性。结果指出,单株产量在育种后期世代选择中是第一个重要性状。比较了逐项选择法、独立淘汰水平法、估计指数法和基本指数法四种不同选择方法的选择效率。试验表明,指数选择法最为有效,基本指数法和估计指数法同样有效。为简化选择工作,在育种工作中可采用基本指数法。将4个估计指数的预期进度和实际进度进行比较,虽然两者绝对值相差很大,但各指数的相对效率在预期进度和实际进度中基本一致。本试验还发现不同选择方法的选择效率随选择强度变化而变化。最后对选择指数在育种上的应用和限制条件作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初步研究——(三)数量性状的表型、遗传型相关,选择指数,及其育种意义 [J].
马育华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1979, (04)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