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与输导体系配置规律研究——以济阳坳陷临南洼陷为例

被引:11
作者
王克 [1 ]
查明 [1 ]
吴孔友 [1 ]
张晋芳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不详
[4] 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采油厂
关键词
烃源岩;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临南洼陷;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烃源岩与输导体系的配置组合,按二者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垂向、侧向和交错接触型3种;按输导体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源岩—断层、源岩—连通砂体和源岩—不整合3种。分析了形成各类组合的控制因素,指出了源岩与输导体系配置规律的研究意义。不同的配置组合油气运移方式、运移效率以及形成油气藏的类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最终导致油气空间分布的不同特点。济阳坳陷临南洼陷中央隆起带源岩—断层配置组合决定了油气垂向优势运移,而夏口断裂带源岩—连通砂体配置组合决定了油气横向优势运移。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 科学出版社 , 龚再升等著, 1997
[2]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1987
[3]   断层不同输导通道封闭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J].
付广 ;
刘洪霞 ;
段海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404-408+418
[4]   断层幕式活动期和间歇期流体运移与油气成藏特征 [J].
于翠玲 ;
曾溅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2) :129-133
[5]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特征 [J].
赵阳 ;
刘震 ;
宋书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6) :557-561
[6]   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结构及排烃的非均一性 [J].
陈中红 ;
查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6) :45-47
[7]   油气幕式成藏及其驱动机制和识别标志 [J].
郝芳 ;
邹华耀 ;
杨旭升 ;
王敏芳 .
地质科学, 2003, (03) :403-412
[8]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配置关系 [J].
张卫海 ;
查明 ;
曲江秀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2) :118-120+185
[9]   胜北地区油气输导体系分析及其勘探意义——以坨75井失利原因分析为例 [J].
熊伟 ;
闵伟 ;
刘承华 .
断块油气田, 2003, (01) :9-11+89
[10]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 [J].
赵忠新 ;
王华 ;
郭齐军 ;
甘华军 ;
韩晋阳 ;
田晓雪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6) :527-5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