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化背景下的就业空间——以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为例

被引:20
作者
林耿
王炼军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就业空间; 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阶层; 广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市辖区(县、市)为基本地理单元,对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133个样本进行阶层化背景下的就业空间研究。通过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就业构成和就业类型区的分析发现:(1)与流动人口相比,常住人口就业空间的分异更显多元化,其就业的体制内特征更为明显。两类人口就业空间没有形成社会极化结果,收入与职业的极化并未导致社会空间极化的出现,但也存在着类社会极化的特征。(2)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就业构成具有中产化特征,在空间上具有中心城市指向性。而就业差异是否导致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之间的结构性阶层分异,则需进行后续的深入论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069 / 108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广州流动人口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 [J].
姚华松 ;
许学强 ;
薛德升 .
热带地理, 2008, (03) :259-264
[2]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 [J].
王兴中 ;
刘永刚 .
人文地理, 2007, (03) :1-6+11
[3]   广州市1990—2000年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 [J].
袁媛 ;
许学强 ;
薛德升 .
经济地理, 2007, (02) :250-255
[4]   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J].
王桂新 ;
魏星 .
地理学报, 2007, (02) :200-210
[5]   流动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若干解释(1990、2000) [J].
鲁奇 ;
王国霞 ;
杨春悦 ;
曾磊 .
地理研究, 2006, (05) :765-774+949
[6]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地理学报, 2006, (02) :199-211
[7]   201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 [J].
李永浮 ;
鲁奇 ;
周成虎 .
地理研究, 2006, (01) :131-140
[8]   社会、市场、价值观:整体变迁的征兆——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再研究 [J].
许欣欣 .
社会学研究, 2005, (04) :82-119+244
[9]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 [J].
李春玲 .
社会学研究, 2005, (02) :74-102+244
[10]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