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冬季混合层厚度及对大气污染影响的个例分析

被引:15
作者
杨兴华 [1 ]
何清 [1 ]
刘涛 [2 ]
白林敏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3] 铁干里克气象站
关键词
混合层; 大气污染; 乌鲁木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国标法、罗氏法对乌鲁木齐市2008年1月11—13日的混合层厚度进行了计算,并用实测的混合层厚度验证了两种方法在乌鲁木齐的应用效果,最后分析了混合层厚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标法、罗氏法计算的混合层厚度比实测的偏大,在用国标法与罗氏法求一个地区的混合层厚度时,进行大气稳定度分级及选用地面风速时要适当进行调整;观测期间乌鲁木齐市的平均混合层厚度在154 m左右,最大值在350 m左右;相对于地面风速,地面气温对混合层厚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混合层厚度对大气污染具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重庆市多年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叶堤
    王飞
    陈德蓉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4) : 41 - 44
  • [2] 上海市近15a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厚度的研究
    杨勇杰
    谈建国
    郑有飞
    陈舜华
    [J]. 气象科学, 2006, (05) : 536 - 541
  • [3] 兰州市区最大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王式功
    姜大膀
    杨德保
    尚可政
    祁斌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0, (03) : 363 - 370
  • [4] 重庆近11年大气混合层厚度研究
    孟庆珍,林安民
    [J]. 重庆环境科学, 1994, (04) : 12 - 16
  • [5] 北京地区大气混合层高度的研究及气象特征
    程水源
    张宝宁
    白天雄
    金宁
    [J]. 环境科学丛刊, 1992, (04) : 46 - 52
  • [6] 用清晨探空曲线确定混合层高度的研究
    程水源
    张宝宁
    李现丽
    [J]. 环境科学丛刊, 1992, (03) : 76 - 80
  • [7] 北京地区大气混合层的探测与预测模式的检验
    张霭琛
    孙成国
    田毅
    [J]. 气象学报, 1990, (03) : 345 - 354
  • [8] 我国大陆大气的平均最大混合深度.[J].潘云仙;蒋维楣;.中国环境科学.1982, 05
  • [9] 大气科学辞典.[M].《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编;顾钧禧主编;.气象出版社.1994,
  • [10] 大气环境学.[M].唐永銮;曾星舟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