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

被引:49
作者
王星
徐佳虹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工人; 技能形成; 制造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C975 [职业培训];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401 ; 040107 ;
摘要
技能形成体系是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涉及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品牌塑造以及劳工社会保护与融入的多重意涵。在现实层面,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满足制造产业需求与促进产业工人经济社会地位提升的技能形成平台尚未形成。改变对普通产业工人、普通生产岗位以及制造产业创新过程中研发与生产关系的传统认知尤为重要。中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不仅仅关涉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本培育问题,更是关乎以社会公平和社会融入为核心的社会治理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177 +1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技能形成中的可信承诺及其制度基础——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演化历程分析 [J].
李薪茹 ;
王星 ;
茹宁 .
学海, 2020, (02) :83-89
[2]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J].
隆国强 .
中国发展观察, 2019, (23) :16-17
[3]   制造产业升级路径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 [J].
王星 .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9, 18 (03) :1-5
[4]   德国工匠精神的历史溯源与形成机制 [J].
李云飞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 (27) :33-39
[5]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图景 [J].
汪建华 .
文化纵横, 2016, (03) :78-85
[6]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J].
周济 .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 (17) :2273-2284
[7]   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 德国学徒制现代化转型的社会学分析 [J].
王星 .
社会, 2015, 35 (01) :184-205
[8]   “德国制造”模式: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 [J].
巫云仙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3, 4 (03) :144-166
[9]   技术的政治经济学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的思考 [J].
王星 .
社会, 2011, 31 (01) :200-222
[10]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