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9
作者
李娜
刘学录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潜力区; 理论潜力; 实际潜力;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10.03.031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从土地利用现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5个方面构建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指标体系,采用SPSS系统聚类的方法把甘肃省划分为3个整理区域,分别为Ⅰ级潜力区,Ⅱ级潜力区和Ⅲ级潜力区,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区域整理的模式和方向.结合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计算出不同区域范围内的14个市(州)农村居民点的理论潜力和实际潜力,根据理论潜力转化为实际潜力条件的难易程度,将甘肃省各市(州)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潜力优势区、潜力内在区和潜力限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调查——以山东省文登市侯家镇为例 [J].
陈荣清 ;
张凤荣 ;
张军连 ;
薛永森 ;
窦敬丽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10) :70-73
[2]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南通市为例[J]. 廖琴,林春明,欧名豪.广东土地科学. 2008(03)
[3]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南通市为例[J]. 廖琴,林春明,欧名豪.广东土地科学. 2008 (03)
[4]  
1990年~2005年甘肃省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及变化分析[J]. 田英,赵军,管信龙.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01)
[5]  
1990年~2005年甘肃省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及变化分析[J]. 田英,赵军,管信龙.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 (01)
[6]   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周飞 ;
陈士银 ;
钟来元 ;
吴明发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2) :104-106
[7]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J].
张正峰 ;
赵伟 .
经济地理, 2007, (01) :137-140
[8]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J].
唐柳 ;
王瑾 .
农村经济, 2007, (01) :19-22
[9]   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志玲 ;
张丽琴 .
农村经济, 2006, (03) :30-32
[10]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 [J].
刘咏莲 ;
曲福田 ;
姜海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