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藏渗流-温度-应力耦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26
作者
刘建军
冯夏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湖北武汉
[2] 武汉工业学院多孔介质力学研究所,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关键词
热-流-固耦合; 联油藏; 宏观方程; 展望;
D O I
10.16285/j.rsm.2003.s2.155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油藏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成为油藏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不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石油工程中遇到的不可忽略的流固耦合问题,而且,对油藏流固耦合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进行了报道,并对油藏热流固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方向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645 / 6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我国渗流力学发展现状及展望 [J].
刘建军 ;
裴桂红 .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2, (03) :99-103
[2]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流-固耦合理论与数值模拟 [J].
刘建军 ;
张盛宗 ;
刘先贵 ;
胡雅礽 .
力学学报, 2002, (05) :779-784
[3]   低渗透储层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研究 [J].
刘建军 ;
刘先贵 ;
胡雅礽 ;
张盛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1) :88-92
[4]   开发过程中三场耦合的数学模型 [J].
刘建军 ;
刘先贵 .
特种油气藏, 2001, (02) :31-33+37
[5]   裂缝性油藏流固耦合渗流 [J].
黎水泉 ;
徐秉业 ;
段永刚 .
计算力学学报, 2001, (02) :133-137
[6]   低渗透变形介质油气藏渗流流-固耦合研究 [J].
范学平 ;
李秀生 ;
张士诚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1) :75-78+96
[7]  
降压开采对低渗储层渗透性的影响[J]. 刘先贵,刘建军.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1)
[8]   井壁坍塌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及井径扩大率预测 [J].
王金凤 ;
邓金根 ;
李宾 .
石油钻探技术, 2000, (06) :13-14
[9]   油井开采过程中油层变形的流固耦合分析 [J].
董平川 ;
郎兆新 ;
徐小荷 .
地质力学学报, 2000, (02) :6-10
[10]   地下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J].
薛世峰 ;
仝兴华 ;
岳伯谦 ;
董波 ;
宋惠珍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0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