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气候预测探索路上的4+1级台阶
被引:9
作者
: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汤懋苍
机构
: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
[3]
不详
来源
:
高原气象
|
1999年
/ 03期
关键词
:
地温;
短期气候预测;
地气图方法;
地心说;
地球动力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6 [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简要介绍了本所创立的短期气候预测的“地气图方法”36 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它已经跨越了四级台阶:选定地温作为主要因子、坚持实际预测、转向“地心说”和创建“地气图方法”。还剩最后一级台阶———建立短期气候预测的“地球动力学方法”,有待不畏艰险、不计名利的后来者去攀登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我国地形变场的统计特征及与地温场的相关
郭维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郭维栋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高原气象,
1999,
(01)
: 80
-
88
[2]
1980~1994年台湾海峡两岸的地热涡与降水季度预报初探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柳中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柳中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晓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松
[J].
气象学报,
1998,
(05)
: 100
-
107
[3]
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热点”的证据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钟大赉
李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李文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松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 463
-
468
[4]
地热涡合并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江灏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西北地震学报,
1998,
(01)
: 48
-
51
[5]
引发1966年邢台地震的地热涡分析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晓清
[J].
地震学报,
1997,
(03)
: 80
-
85
[6]
“地下信息法”10年(1985~1994)汛期降水预报总结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赵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振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柱国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7,
(01)
: 56
-
61
[7]
岩石圈强迫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气象科学,
1995,
(04)
: 2
-
6
[8]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Ⅱ.“地热涡”与地震的统计相关[J]. 汤懋苍,高晓清.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12)
[9]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Ⅰ.“地热涡”的时空分布[J]. 汤懋苍,高晓清.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11)
[10]
中国西部地震与水旱的地域关系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晓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建
[J].
科学通报,
1995,
(19)
: 1795
-
1798
←
1
2
3
4
→
共 37 条
[1]
我国地形变场的统计特征及与地温场的相关
郭维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郭维栋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高原气象,
1999,
(01)
: 80
-
88
[2]
1980~1994年台湾海峡两岸的地热涡与降水季度预报初探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柳中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柳中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晓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松
[J].
气象学报,
1998,
(05)
: 100
-
107
[3]
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热点”的证据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钟大赉
李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李文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松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 463
-
468
[4]
地热涡合并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江灏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西北地震学报,
1998,
(01)
: 48
-
51
[5]
引发1966年邢台地震的地热涡分析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晓清
[J].
地震学报,
1997,
(03)
: 80
-
85
[6]
“地下信息法”10年(1985~1994)汛期降水预报总结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赵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振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柱国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7,
(01)
: 56
-
61
[7]
岩石圈强迫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气象科学,
1995,
(04)
: 2
-
6
[8]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Ⅱ.“地热涡”与地震的统计相关[J]. 汤懋苍,高晓清.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12)
[9]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Ⅰ.“地热涡”的时空分布[J]. 汤懋苍,高晓清.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11)
[10]
中国西部地震与水旱的地域关系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晓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建
[J].
科学通报,
1995,
(19)
: 1795
-
1798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