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社会工作的循证实践: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方向
被引:33
作者
:
杨文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杨文登
机构
:
[1]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来源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年
/ 02期
关键词
:
循证实践;
社会工作;
循证社会工作;
研究证据;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6.2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循证实践是社会工作领域将研究者的研究证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案主的独特性三者有效整合起来的一种实践模式。它植根于社会工作初创时期对有效性的强调,肇始于循证医学,于1999年正式形成,是社会科学实践领域的"循证实践运动"的一部分。循证实践增强了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得到政府与社会大众的认可,改变了基于常识、缺乏有效监管的传统实践方式,但也存在着过于强调研究证据、导致实践艺术的技术化、可能潜在地伤害案主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对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J].
董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董志峰
.
社会工作,
2012,
(10)
:56
-58
[2]
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
[J].
杨文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杨文登
;
叶浩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叶浩生
.
社会科学,
2012,
(08)
:107
-116
[3]
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文登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4)
:106
-110
[4]
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
周林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周林波
.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
(12)
:42
-44
[5]
扩散论: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利敏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11)
:42
-46
[6]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思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曾媛琪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128
-140+207
[7]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特点及培养
[J].
戚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教育厅
戚欣
.
社会科学战线,
2007,
(06)
:202
-205
[8]
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雪松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13
-18
[9]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思斌
.
浙江学刊,
2001,
(02)
:55
-60
[10]
循证心理治疗[M]. 商务印书馆 , 杨文登, 2012
←
1
2
→
共 15 条
[1]
对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J].
董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董志峰
.
社会工作,
2012,
(10)
:56
-58
[2]
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
[J].
杨文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杨文登
;
叶浩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叶浩生
.
社会科学,
2012,
(08)
:107
-116
[3]
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文登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4)
:106
-110
[4]
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
周林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周林波
.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
(12)
:42
-44
[5]
扩散论: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利敏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11)
:42
-46
[6]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思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曾媛琪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128
-140+207
[7]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特点及培养
[J].
戚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教育厅
戚欣
.
社会科学战线,
2007,
(06)
:202
-205
[8]
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雪松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13
-18
[9]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思斌
.
浙江学刊,
2001,
(02)
:55
-60
[10]
循证心理治疗[M]. 商务印书馆 , 杨文登, 201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