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16
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章翔
张发惠
郑和平
谢汉国
张锡增
荆俊杰
机构
[1]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
[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视神经; 视交叉; 镰状皱襞; 局部解剖; 神经外科手术;
D O I
10.13418/j.issn.1001-165x.2002.04.015
中图分类号
R322.81 [中枢神经系(脑、脊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交叉后缘位于鞍背后方。视神经主要由垂体上前动脉供血 ,半数有分支沿视神经前行。视交叉的上面多由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供血 ,下面的内侧部多为垂体上动脉供血 ,外侧部多为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分支供血。视神经上面覆有一层蛛网膜 ,再上面为直回下面的软脑膜 ,二膜间多数分开。结论 :国人鞍结节边界不易确定 ,按传统方法将视交叉分型有困难 ,所以宜按蝶棱与视交叉前缘间距判断前置或后置。手术中易损伤沿视神经行走的小动脉 ,电凝须特别小心。贴视神经上抬直回 ,实际上是沿粘着较少的界面分离 ,有半数需离断一些纤维小梁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动脉压迹 [J].
丁伯海 ;
鲍达明 ;
陶建华 ;
朱家瑞 ;
葛刚锋 ;
张克劬 ;
金理正 .
浙江医学, 1994, (03) :9-11
[2]   颈内动脉压迫视神经引起的形态学改变 [J].
刘学钧 ;
王庆林 ;
张作风 ;
佟树文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03) :144-147+189
[3]   视交叉与脑垂体的局部解剖位置关系 [J].
刘冠豪 .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88, (01) :6-9
[4]   中国人视交叉及视束的观察和测量 [J].
李联祥 .
眼科新进展, 1987, (03)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