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归”、“新村民”与乡村人才回流机制构建

被引:51
作者
唐丽桂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城归; 新村民; 乡村振兴; 人才回流;
D O I
10.13891/j.cnki.mer.2020.03.016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279.2 [中国]; C96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建乡村人才回流机制,要把乡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引回来"、"留下来"。"城归"是近年来我国精英人才的首次"人才回流",是"三农"政策富集的成效,是我国城乡关系的"自我调节",其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人才的"引回来"。研究认为,当前构建乡村人才回流机制,关键在于如何把人才"留下来",实现向村民与"新村民"的身份转化与意识转化,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研究提出,"留住"人才,需要不断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应加强乡村规划与执行,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化;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配套,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加快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乡愁"文化的粘性。在人才内部机制建设方面,应加快树立乡村共治共享理念,促使新老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建立双重诚信体系,提升政府与村民诚信意识;建立人才长效培育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