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工会:来自企业外的独立力量及其维权效应

被引:10
作者
黄伟 [1 ,2 ]
陈钊 [1 ]
陈耀波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
[3]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工资福利; 维权方式; 《劳动合同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首先基于上海大众和通用汽车企业车间工人的调查数据,检验了工会对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工资福利以及维权方式选择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工会显著提高了劳务派遣工权益,特别是月福利性收入,但对正式工的月基本工资和月福利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独立于用工企业的劳务派遣企业工会的确更有可能代表和维护工人利益。文章研究还发现,工会显著减弱了正式工选择游行示威、罢工和上访等激烈维权方式的意愿,但这一作用在劳务派遣工身上并未体现,这意味着与用工企业更少利益相关的派遣工工会更可能代表工人的利益而不是帮助政府或企业进行"维稳"。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 [J].
孙中伟 ;
贺霞旭 .
管理世界, 2012, (12) :46-60+81
[2]   劳资冲突与工会转型 [J].
刘泰洪 .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02) :85-89
[3]   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 [J].
姚洋 ;
钟宁桦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5) :5-29
[4]  
劳务派遣制度解读与法律适用[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社会法室, 2013
[5]  
劳动权益[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刘林平, 2011
[6]  
劳动关系比较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俊华, 2010
[7]   Unions and Workers' Welfare in Chinese Firms [J].
Yao, Yang ;
Zhong, Ninghua .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013, 31 (03) :633-667
[8]  
Unio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 Evidence from China[J] . Yi Lu,Zhigang Tao,Yijiang Wang.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0 (1)
[9]  
Employee and union inputs into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easures in Chinese factories[J] . Meei-shia Chen,Anita Chan.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2003 (7)
[10]  
Union Effects in Low-Wage Services: Evidence from Canadian Childcare[J] .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