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厘改统”对国内粮食市场整合的效应

被引:20
作者
赵留彦 [1 ]
赵岩 [1 ]
窦志强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键词
裁厘改统; 市场整合; 门阈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研究1931年国民政府"裁厘改统"政策对于国内粮食市场整合的效应。考虑到贸易成本的存在,地区间粮食价格之差只有超过一定阈值之后套利交易才会出现,粮价才会出现收敛趋势。本文采用门阈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米粮的跨区贸易成本。经验结果表明,裁厘改统之后上海和芜湖两地之间贸易成本相对于以前下降了约40%。这一改革使得原来厘金制度下商品流通环节的苛捐杂税大部分被取消,市场整合程度大大提高。上海和天津面粉市场的经验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结论。所以,该政策解除了原有厘金制度对商品流通的限制,有利于商品跨区贸易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8+160 +1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Markets in China and Europe on the ev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J].
Shiue, Carol H. ;
Keller, Wolfgang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 97 (04) :1189-1216
[2]  
Measuring Market Integration: Foreign Exchange Arbitrage and the Gold Standard; 1879–1913.[J].Eugene Canjels;Gauri Prakash-Canjels;Alan M. Taylor.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4, 4
[3]   Nonlinear aspects of goods-market arbitrage and adjustment: Heckscher's commodity points revisited [J].
Obstfeld, M ;
Taylor, AM .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97, 11 (04) :441-479
[5]   我国长期米价研究(1644—2000) [J].
卢锋 ;
彭凯翔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427-460
[6]   晚清厘金制产生的年代及其社会危害研究 [J].
黄文模 ;
赵云旗 ;
刘翠微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 (03) :62-65
[7]   长江中下游地区米谷长途贸易(1912—1937) [J].
侯杨方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 (02) :72-81
[8]   利用粮价变动研究清代的市场整合 [J].
吴承明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 (02) :90-96
[9]   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税述评 [J].
曹必宏 .
学海, 1992, (06) :80-85
[10]   评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的“裁厘改税” [J].
袁成毅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04)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