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印刷时代话语中图像与文字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叶起昌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关键词
图像; 文字; 后印刷时代; 话语; 给予;
D O I
10.16797/j.cnki.11-5224/c.2005.04.014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当代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体现为“超媒体”和“互动电视网络系统”两种形式。传统符号学以语言为本体论基础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上是误导,符号的本质也被还原为符号现象。图像与文字,由于各自的不同“给予”,具有不同的认识论要求。认知的中介本质、符号的非中立性以及符号体系必须拥有的三大元功能不仅为区别图像与文字奠定了认识论基础,而且也为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更是理解虚拟现实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80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文字学[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唐兰 著, 1979
[2]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2 Gibson,James J.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