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地区黄曲霉毒素暴露与肝癌危险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5
作者
董传辉
俞顺章
陈公超
赵德明
符艳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2] 江苏省海门市卫生防疫站
[3] 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加合物,危险度,原发性肝癌;
D O I
10.13267/j.cnki.syzlzz.1998.03.007
中图分类号
R73-31,R735.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996年在江苏海门进行的以人群为基础的肝癌病例与对照研究对象血清各64份,并从海门肝癌队列研究对象中采集1987年、1992年一般人群的血清62份和74份。应用夹心ELISA法测定黄曲霉毒素血清清蛋白加合物水平。结果表明:AFT-HSA水平与肝癌危险明显相关(OR=2.40,95%CI1.50~3.83,P<0.0001),且肝癌危险度随加合物水平升高而明显增高(χ2=15.142,P=0.0001)。比较1987年、1992年和1996年当地居民加合物水平发现,1992年和1996年加合物水平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说明改食大米为主粮虽使得当地居民摄入黄曲霉毒素量有所下降,但黄曲霉毒素污染仍可能是当地肝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