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沙地人工林植物水分亏缺与恢复研究

被引:15
作者
雷泽勇 [1 ]
刘心玲 [1 ]
周凯 [2 ]
姜涛 [3 ]
阎丽凤 [1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
[3] 辽宁省风沙地利用改良研究所
关键词
辽西北沙地; 土壤水分亏缺; 人工林;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4.046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定位观测与对比分析,对辽宁省西北部沙地不同人工林地植物水分亏缺度与植物水分亏缺补偿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的植物水分亏缺度大部分时间在25%以下,油松纯林地在乔木林地中植物水分亏缺度最小,亏缺度大部分时间都在30%以下,杨树林地高于油松林地,而樟子松林地最高,除油松林地以外,其它几种乔木林地的水分亏缺度都处于水分极度亏缺的状况;乔木林和灌木林地水分亏缺度大致相当。降雨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几种调查的乔灌木林地的水分补偿度都小于荒草地,樟子松林地、油松林地、杨树林地、松杨混交林地、山杏林地的水分补偿度基本在0~20%之间。植物水分补偿度(亏缺度)在垂直分布上和根系的分布相一致,即表层的补偿度最低,随深度的增加,补偿度急剧上升,40 cm以后变化比较平缓。110 cm以后,随着根系分布的减少,植物水分补偿度开始保持稳定,其中,樟子松林地和杨树林地的土壤水分补偿量小于10%,其它几种的土壤水分补偿量在20%30%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阿拉木萨 ;
蒋德明 ;
李雪华 ;
骆永明 .
干旱区研究, 2007, (05) :604-609
[2]   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动态变化规律 [J].
郭忠升 ;
邵明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2) :119-123
[3]   黄土高原西部兰州市郊人工林地水分亏缺与调控研究 [J].
段争虎 ;
肖洪浪 ;
宋耀选 .
中国沙漠, 2006, (04) :527-531
[4]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与植被适宜度探讨 [J].
阿拉木萨 ;
裴铁璠 ;
蒋德明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426-431
[5]   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对植树造林的影响 [J].
赵景波 ;
李瑜琴 .
中国沙漠, 2005, (03) :370-373
[6]   半干旱区柠条生长与土壤水分消耗过程研究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王静 ;
雍绍萍 .
林业科学, 2005, (02) :37-41
[7]   黄土高原人工林地水分亏缺的补偿与恢复特征 [J].
王进鑫 ;
黄宝龙 ;
罗伟祥 .
生态学报, 2004, (11) :2395-2401
[8]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J].
郭忠升 ;
邵明安 .
水利学报, 2004, (10) :95-99
[9]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管理——科尔沁沙地生态考察报告 [J].
蒋德明 ;
刘志民 ;
寇振武 ;
阿拉木萨 ;
李荣平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179-185
[10]   半干旱区人工林草地土壤旱化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J].
郭忠升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4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