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川西地区南部侏罗系次生气藏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14
作者
:
孙甫南,曾庆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矿区科研所
孙甫南,曾庆庸
机构
:
[1]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矿区科研所
来源
:
天然气工业
|
1994年
/ 01期
关键词
:
川西地区南部,侏罗纪,次生油气藏,地质特征,气藏成因,断层,裂缝,油气运移,生储盖组合,勘探有利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川西地区南部系指四川盆地川西拗陷西南部,面积约1.3万km2。该区侏罗系有机碳含量极低,属氧化环境,无生油气能力,但钻井中油气显示普遍,并获工业性气流,具一定的产能和储量。综合研究认为,该区侏罗系形成次生气藏。成藏机制主要是:下伏上三叠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多期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断层、裂缝为天然气的再次运移提供了通道;川西地区具有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具有较好的储集和圈闭条件;上覆盖层良好。进而指出了面积约6500km2的勘探有利区和可供钻探的具体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86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