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被引:2
作者
荣慧芳
陈晓华
机构
[1]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关键词
能值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 可持续发展; 池州市;
D O I
10.13420/j.cnki.jczu.2013.03.017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并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对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生物产品、能源等多个账户对该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池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5.8903 hm2增长到2010年的12.5015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1年的6.7385 hm2增长到2010年的16.4547hm2,生态盈余由2001年的0.8482hm2增长到2010年的3.9532hm2。说明池州市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且生态盈余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池州市处于相对可持续的发展之中。但从分账户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来看,池州市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池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的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楚芳芳 ;
蒋涤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2) :145-150
[2]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J].
马媛 ;
黄翀 ;
郑巍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6) :174-178
[3]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J].
宋豫秦 ;
王群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1) :1285-1290
[4]   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全国省区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J].
高阳 ;
冯喆 ;
王羊 ;
李双成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6) :1089-1096
[5]   安徽省池州市农村土地整治实践与启迪 [J].
张勇 ;
吴丽萍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5) :21-24+117
[6]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 [J].
张可云 ;
傅帅雄 ;
张文彬 .
地理科学, 2011, 31 (09) :1084-1089
[7]   基于能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在资源型城市的应用 [J].
金丹 ;
卞正富 .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1725-1733
[8]   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广东省1978—2006年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J].
赵志强 ;
高江波 ;
李双成 ;
王仰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861-867
[9]   特色新型工业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崛起——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J].
项桂娥 ;
黄飞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1) :61-66
[10]   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状态比较 [J].
陈春锋 ;
王宏燕 ;
肖笃宁 ;
王大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1) :2544-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