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盆地和郯庐断裂带南段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研究

被引:39
作者
李云平 [1 ]
吴时国 [1 ]
韩文功 [2 ]
张岳桥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石化胜利石油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综合地球物理; 深部构造; 合肥盆地; 郯庐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根据重、磁、电、震资料联合反演和综合解释,研究了合肥盆地和郯庐断裂带南段深部结构特征和构造样式.合肥盆地呈现深部印支面以下为逆冲断层、以上为张性正断层的构造样式,盆地构造反转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裂陷盆地形成的主要时期,早白垩世晚期合肥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发育冲逆、冲推覆构造.郯庐断裂带南段表现为“上正下逆”的构造变形样式和正花状构造特征,并经历了复杂的挤压走滑-引张正断层变形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重磁震统计推断联合建模反演技术研究与应用 [J].
阎汉杰 ;
阎红 ;
李云平 ;
王延江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36-39+57
[2]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藏分析 [J].
刘国宏 ;
张云银 ;
贾洪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3) :9-11+3
[3]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J].
朱光 ;
牛漫兰 ;
刘国生 ;
王道轩 ;
宋传中 .
地质学报, 2002, (03) :325-334
[4]   合肥盆地重磁资料处理及重磁震联合反演 [J].
李云平 ;
刘金连 ;
林治模 ;
胡加山 ;
阎红 ;
夏吉庄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3) :261-266
[5]   合肥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及对策 [J].
李丕龙 ;
李学田 ;
娄剑青 ;
徐春华 ;
柳忠泉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3) :195-199
[6]   苏北大陆科学钻探靶区重磁异常反演解释 [J].
余钦范 ;
姚长利 ;
孟小红 ;
郭友钊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6) :825-832
[7]   离散小波变换与重力异常多重分解 [J].
杨文采 ;
施志群 ;
侯遵泽 ;
程振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4) :534-541+582
[8]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J].
朱光 ;
宋传中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徐嘉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50-256
[9]   黄海和邻区重磁场及区域构造特征 [J].
郝天珧 ;
刘伊克 ;
徐万哲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8, (01) :28-40
[10]   根据重、磁资料探讨中国东部及其邻域断裂体系 [J].
郝天珧,刘伊克,段昶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S1) :1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