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入湖河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Pb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74
作者
彭渤 [1 ,2 ]
唐晓燕 [1 ]
余昌训 [1 ]
谭长银 [1 ]
涂湘林 [3 ]
刘茜 [1 ]
杨克苏 [1 ]
肖敏 [1 ]
徐婧喆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School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铅同位素; 人为源Pb; 自然源Pb; 沉积物; 湘江;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1.02.014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湘江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本次工作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和多接收同位素质谱(MC-ICP-MS)等技术,对湘江入湖河段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重金属微量元素和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湘江河床沉积物明显富集Bi、Sc、V、Mn、Ni、Cu、Zn、Pb、Cd、Sn、Sb等多种重金属微量元素,而湖盆沉积物重金属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明显降低。地累积指数(Igeo)评价显示,河床沉积物存在Cd、Sb、Bi、Sn、Pb、Zn、U、Tl、Th、Mn、Cu等重金属污染,其中Cd达严重污染程度,Sb、Bi、Sn、Pb等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程度,而Zn、U、Tl、Th、Mn、Cu等达中度或轻度污染程度。湖盆沉积物除存在中度的Cd、Sb污染外,其余多数重金属未达到污染水平。铅同位素示踪分析表明,河床沉积物的铅是来自流域上游花岗岩风化的自然源Pb,和流域上游Pb-Zn矿床的矿石铅与燃煤烟尘带入的铅等人为源Pb组成的多元混合铅。且河床沉积物中人为源Pb占80%的比例。湖盆沉积物中的铅则以人为源Pb为主,受上游岩石风化影响较小,为来自流域Pb-Zn矿床的矿石铅和燃煤烟尘带入的铅组成的二元混合铅。河床沉积物存在的Sc、Cd、Bi、Cu、Zn、Sn、Sb等重金属污染与Pb一样,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重金属组成的多元混合重金属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9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湘中HJC铀矿区黑色页岩土壤重金属污染地球化学分析 [J].
彭渤 ;
唐晓燕 ;
余昌训 ;
许来生 ;
谢淑容 ;
杨广 ;
尹春艳 ;
涂湘林 .
地质学报, 2009, 83 (01) :89-106
[2]   湘江中下游农田土壤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 [J].
郭朝晖 ;
肖细元 ;
陈同斌 ;
廖晓勇 ;
宋杰 ;
武斌 .
地理学报, 2008, (01) :3-11
[3]   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 [J].
姚志刚 ;
鲍征宇 ;
高璞 .
地球化学, 2006, (06) :629-638
[4]   湘西沃溪W-Sb-Au矿床白钨矿Nd-Sr-Pb同位素对成矿流体的示踪 [J].
彭渤 ;
Robert FREI ;
涂湘林 .
地质学报, 2006, (04) :561-570
[5]   河口三角洲元素含量与矿产资源——以湘资沅澧为例 [J].
童霆 .
第四纪研究, 2005, (03) :298-305
[6]   湘中锡矿山式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J].
陶琰 ;
高振敏 ;
金景福 ;
曾令交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1) :14-20
[7]   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J].
鄢明才 ;
顾铁新 ;
迟清华 ;
王春书 .
物探与化探, 1997, (03) :161-167
[8]   用ICP-MS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的40余种微量元素 [J].
刘颖,刘海臣,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6, (06) :552-558
[9]   湘西板溪群及冷家溪群的时代研究 [J].
刘海臣 ;
朱炳泉 .
科学通报, 1994, (02) :148-150
[10]   洞庭湖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J].
钱杏珍 ;
李岫霞 .
科学通报, 1988, (06) :458-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