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汉族妇女骨密度初步分析

被引:5
作者
朱敏嘉
颜晓东
王风
黄忠
陈友华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
关键词
壮族; 汉族; 妇女; 骨密度; 骨质疏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广西壮、汉族妇女骨密度 (bonemineraldensity ,BMD)和绝经后壮、汉族妇女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OP)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性 ,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居住南宁 1 0年以上的健康绝经前妇女 1 79名 ,绝经后妇女 1 6 3名 ,记录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民族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均为同一民族 (汉族或壮族 )者纳入本研究。同时记录受试者的年龄、初潮年龄、绝经年限 (绝经后妇女 )、孕次、产次。受试前 3个月内至少有 1次月经来潮者纳入绝经前妇女组 ;绝经 1年或以上者纳入绝经后妇女组。测量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 (BMI)。用法国DMS公司的DEXA检测受试者腰椎 (L2 ~L4)正位、左髋部(股骨颈、Word s三角、大转子 )、左前臂 (超远端、远端 )的BMD ,并进行比较。结果 绝经前壮族妇女除股骨颈、前臂BMD略高于 (0 93%~ 1 4 4 % )或等于汉族妇女外 ,其余检测部位的BMD均低于汉族妇女 (0 92 %~ 5 92 % ) ,其中L2 ~L4的BMD分别较汉族妇女低 4 92 % (P =0 0 6 7)、5 2 6 % (P =0 0 5 4 )、5 92 % (P =0 0 37) ;相反 ,绝经后壮族妇女除L2 和前臂超远端的BMD略低于 (0 1 5 %~ 0 99% )汉族妇女外 ,其余部位的BMD均高于 (0 1 3%~ 2 79% )汉族妇女 ,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京地区汉族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和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J].
章振林 ;
孟迅吾 ;
周学瀛 ;
邢小平 ;
夏维波 ;
余卫 ;
田均平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 (02) :8-12
[2]  
Pregnancy-Associated Osteoporosis: Does the Skeleton Recover?[J] . A. J. Phillips,S. J. Ostlere,R. Smith.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 2000 (5)
[3]  
Factors Related to Variation in Premenopausal Bone Mineral Status: A Health Promotion Approach[J] . C. Tudor-Locke,R. S. McColl.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