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北部一次由MCC引发的致洪暴雨综合分析

被引:6
作者
井喜 [1 ,2 ]
范丛勇 [3 ]
王雄 [4 ]
万宏卫 [2 ]
兰新哲 [5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3] 江苏省连云港市气象局
[4] 江苏省滨海县气象局
[5] 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
关键词
MCC; 致洪暴雨; 综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卫星云图、NCEP资料和MICAPS系统提供的实况资料和物理量等,对2008年7月23日江苏北部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200hPa中尺度反气旋环流的形成,配合500hPa西南急流左侧切变线生成以及边界层925hPa锋生与西南强风带或西南急流左侧中尺度低涡生成,有利于MCC生成和发展;925hPa以下边界层10.7m.s-1.km-1强风速垂直切变的形成,配合边界层正涡度中心生成、对流层高层辐散增强,是激发MCC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850hPa江苏中北部MPV1≤-0.5PVU的中尺度对流不稳定中心的生成,配合北方MPV2≥0.6PVU湿斜压场纬向高值带的生成和稳定,有利于江苏北部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重复出现和MCC生成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次河北大暴雨的华北低涡结构和涡度收支分析 [J].
田秀霞 ;
邵爱梅 .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320-325
[2]   “碧利斯”引发强降水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陈德花 ;
寿绍文 ;
张玲 ;
吴陈锋 ;
黄保云 .
暴雨灾害, 2008, (01) :37-41
[3]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突发性大暴雨环境场综合分析 [J].
井喜 ;
李栋梁 ;
李明娟 ;
毕旭 ;
贺文彬 ;
井宇 ;
杜继稳 .
高原气象, 2008, (01) :46-57
[4]   “03.7”江苏大暴雨凝结潜热的数值模拟 [J].
濮梅娟 ;
沈树勤 ;
夏瑛 ;
曾明剑 ;
解令运 ;
陆维松 .
高原气象, 2007, (02) :333-343
[5]   浙江中北部前汛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研究 [J].
薛根元 ;
陈丽芳 ;
诸晓明 .
高原气象 , 2007, (01) :176-186
[6]   辽宁汛期降水异常的环流因子分析 [J].
杨文艳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2006, (05) :969-974
[7]   “强降水和黄海气旋”中的干侵入分析 [J].
杨贵名 ;
毛冬艳 ;
姚秀萍 .
高原气象, 2006, (01) :16-28
[8]   “99.8”山东特大暴雨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J].
赵宇 ;
龚佃利 ;
刘诗军 ;
孙兴池 .
高原气象, 2006, (01) :95-104
[9]   鲁西北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环境场特征 [J].
柳林 ;
张国胜 .
气象, 2000, (11) :40-44
[10]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俞小鼎[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