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偏差分析

被引:6
作者
尹海洁 [1 ]
赵丽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武汉大学
关键词
社区居委会; 居民自治; 功能偏差;
D O I
10.16822/j.cnki.hitskb.2006.02.012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也由单位制向社区居民自治转变。社区自治要求改变原有的高度行政化的城市基层管理机制,突出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使其成为能胜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组织。通过对哈尔滨市社区居委会的现状调查,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的核心载体存在着非自治特征及功能偏差现象,阻碍了社区居民自治的实现,并分析了功能偏差产生的原因,探究了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回归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社区自治 [J].
韦克难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48-52
[2]   社区居委会的体制、职能与工作机制——南京市鼓楼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个案研究 [J].
李宁宁 .
学海, 2003, (04) :67-72
[3]   进一步发展社区居民自治的思考 [J].
朱仁显 .
科学社会主义, 2003, (03) :66-68
[4]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研究 [J].
陈伟东 .
理论月刊 , 2000, (12) :3-9
[5]  
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雷洁琼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