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

被引:11
作者
汤秋香 [1 ,2 ]
刘宏斌 [2 ]
雷宝坤 [3 ]
翟丽梅 [2 ]
胡万里 [3 ]
罗新华 [4 ]
张继宗 [2 ]
任天志 [2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4] 云南省大理州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环境友好; 种植模式;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模糊数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3.6 [蚕豆]; S633.4 [大蒜];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目的】从经济和环境效益角度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间作模式。【方法】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样品经室内分析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农田养分平衡、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及土壤养分残留状况。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和土壤氮磷残留4个因素作为间作模式中影响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指标集,将指标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间作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在14种间作模式中综合得分最高,是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其次为洋葱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624,经济效益好,但环境效益略差。黑麦草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的得分0.609,排第三,环境效益较优,但经济效益偏低。得分最低的为油菜和大蒜1﹕1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084,该模式主要由于作物搭配不适,导致经济和环境效益均偏低。【结论】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是适宜当地种植的经济、环境效益双赢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375 / 23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水分利用的影响 [J].
叶优良 ;
李隆 ;
孙建好 .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04) :33-36
[2]   施氮量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氮磷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J].
焦念元 ;
宁堂原 ;
赵春 ;
侯连涛 ;
李增嘉 ;
李友军 ;
付国占 ;
韩宾 .
作物学报, 2008, (04) :706-712
[3]   大蒜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 [J].
蒲国年 .
农技服务, 2007, (02) :18+34-18
[4]   玉米花生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J].
焦念元 ;
宁堂原 ;
赵春 ;
王芸 ;
史忠强 ;
侯连涛 ;
付国占 ;
江晓东 ;
李增嘉 .
作物学报, 2006, (06) :917-923
[5]   滇池湖滨带设施蔬菜、花卉的农田养分平衡 [J].
李翠萍 ;
续勇波 ;
李永梅 ;
郑毅 ;
张维理 ;
刘宏斌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56-61
[6]   大蒜、冬菜、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J].
杨恩贺 ;
王洪愿 .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09) :18-19
[7]   黄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方法探索 [J].
戴全厚 ;
刘国彬 ;
刘普灵 ;
梁银丽 ;
吴发启 ;
梁宗锁 ;
王继军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5) :990-998
[8]   国外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研究 [J].
王芬 ;
吴建军 ;
卢剑波 .
世界农业, 2002, (11) :47-49
[9]   麦椒套种对辣椒主要病虫的生态效应 [J].
张淑莲 ;
陈志杰 ;
张锋 ;
张美荣 .
西北农业学报, 2002, (01) :44-49
[10]   生态农业评价综述 [J].
陈飞星 ;
张增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4) :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