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

被引:54
作者
宋宝安 [1 ,2 ]
于天琪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 吉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矛盾; 秩序稳定;
D O I
10.15939/j.jujsse.2010.05.002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我国已进入国际公认的社会矛盾敏感期,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导致了利益格局的急剧变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社会矛盾的凸显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认知,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交织在一起,致使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对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构成相当影响,增加了改革的社会成本,折射出我国社会秩序管理有效性的严重不足。以我国近年发生的标本性群体性事件为对象进行根源挖掘和理论总结,对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战略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159 +1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质疑“人均GDP1000美元是道坎” [J].
王志平 .
探索与争鸣, 2005, (09) :28-30
[3]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选编;.商务印书馆.2002,
[5]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6]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亨廷顿(Huntington;S.P.)著;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7]  
社会学.[M].(美)波普诺(Popenoe;D.)著;刘云德;王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  
社会心理学.[M].[苏]安德列耶娃 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