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171
作者
张旺锋
王振林
余松烈
李少昆
房建
童文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石河子大学新疆作物高产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新疆作物高产研究中心北京石河子大学新疆作物高产研究中心,石河子,泰安,泰安,北京,石河子,石河子
关键词
棉花; 光合作用; 冠层结构; 种植密度; 高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探讨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机理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以前随密度增加明显增强 ,盛铃期以后 ,低密度 6万株·hm-2 的群体光合速率仍为最低 ,高密度 30万株·hm-2 群体光合速率迅速下降 ,中密度 1 8万株·hm-2 则保持较高水平。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相似 ,其峰值出现在盛铃期。冠层结构各指标的变化表现为 ,随密度增加平均叶簇倾角变大 ,株型变紧凑 ,但密度过大 ,群体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小 ,冠层结构不良 ,造成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较快下降。增加密度能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 ,但密度过高削弱了棉株个体发育 ,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下降早 ,造成单铃重降低。群体总光合物质累积与群体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时期呈显著正相关 ,籽棉产量与群体光合速率仅在盛铃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 ;生产上要实现棉花高产及超高产 ,应使棉花生育前期群体光合速率稳定上升 ,至盛铃期达到高峰值 ,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保持较高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北疆棉花群体光合特性研究 [J].
王登伟 ;
黄春燕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66-70
[2]   棉花群体结构与棉田光量子传递特性关系的研究 [J].
潘学标 ;
王延琴 ;
崔秀稳 ;
邓绍华 .
作物学报, 2000, (03) :333-340
[3]   棉花群体光合作用测定方法探讨 [J].
马富裕 ;
张旺锋 ;
李锦辉 ;
张勇 ;
刘莉君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S1) :46-50
[4]   新陆早4号与新陆早7号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J].
李少昆 ;
马富裕 ;
李蒙春 ;
闫洁 ;
慕自新 ;
张旺峰 .
新疆农业科学, 1998, (03) :113-117
[5]   作物株型和冠层结构信息获取与表述的方法(综述) [J].
李少昆 ;
王崇桃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81-87
[6]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胡昌浩 ;
董树亭 ;
岳寿松 ;
王群瑛 ;
高荣岐 ;
潘子龙 .
作物学报, 1993, (01) :63-69
[7]   亩产皮棉150公斤高产棉花栽培技术 [J].
胡兆璋 ;
罗来宏 ;
葛檀芝 ;
许国清 .
中国棉花, 1991, (01) :5-6
[8]   棉花光合作用的气象环境与遗传型控制 [J].
潘学标 ;
刘明孝 ;
蒋国柱 .
作物学报, 1990, (04) :317-323
[9]   不同氮素水平和密度下棉花群体光合速率的探讨 [J].
王本宣 ;
陈布圣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213-217
[10]   棉花株冠光合特性的研究 [J].
邱晓 ;
裴炎 ;
张凤鑫 ;
唐尚格 ;
刘明钊 .
作物学报, 1988, (04) :31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