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1989年研究发现,我国江南稻田微蛛有10种左右。其中食虫沟瘤蛛(Ummeliatainsecticeps)为各稻区优势种,在湖南占微蛛总量的90%左右;草间小黑蛛(Erigone graminco-lum)在周围环境棉田等较多的稻田(浙江萧山,湖南湖区)可成为优势种;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um gibberum)在某些年晚稻后期(江苏苏州,湖南湘阴)可成为优势种;齿螯额角蛛(G·dentatum)则为千米以上海拔高度稻田(云南下关,贵州贵阳)的优势种;隆背微蛛等其他种类只在某些稻区常见或少见。农事活动和化学农药等只影响优势种和非优势种种群数量的增减,对优势种的形成不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