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源区水汽来源及地表径流组成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被引:31
作者
赵良菊 [1 ,2 ,3 ]
尹力 [1 ]
肖洪浪 [1 ]
程国栋 [2 ]
周茅先 [1 ]
杨永刚 [1 ]
李彩芝 [1 ]
周剑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稳定氢氧同位素; 水汽来源; 地表径流; 黑河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2 [水文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通过对黑河源区不同水体稳定氢(δD)和氧(δ18O)同位素比率的测定及对过量氘(d-excess)的计算,结合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ECP/NCAR)再分析资料,对研究区大气水汽来源及地表径流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源区各样点降水δ18O季节变化的一致性表明其水汽来源相同;夏季,野牛沟大气降水δ18O和δD值偏正而d-excess为低值,冬季降水的δ18O和δD偏负而d-excess增加,其季节变化特征与乌鲁木齐降水同位素特征相似,显示该区域夏季降水主要来源于西风输送,冬季降水除受西风控制外还受极地气团的影响.野牛沟全年较高的d-excess值表明,由于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黑河源区不同水体的内循环特征非常明显.黑河源区不同水体的δD,δ18O和d-excess时间变化表明不同潜在水源对黑河源区地表径流的贡献不同.如5~9月份降水和河水的δD,δ18O和d-excess及12~2月泉水与河水的δ18O变化的一致性、降水量与出山径流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及9月份融水与河水δ18O的显著差异等均说明在黑河源区,降水对地表径流的主要贡献时段在6~9月中旬;冬季主要以基流(以泉水的形式)补给河水为主,但流量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印度季风水汽对青藏高原降水和河水中δ18O高程递减率的影响[J]. 姚檀栋,周行,杨晓新.科学通报. 2009(15)
[2]   祁连山中段黑河上游山区地表径流水资源主要形成区域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J].
王宁练 ;
张世彪 ;
贺建桥 ;
蒲健辰 ;
武小波 ;
蒋熹 .
科学通报 , 2009, (15) :2148-2152
[3]   黑河上游河水中δO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宁练 ;
张世彪 ;
蒲健辰 ;
贺建桥 ;
蒋熹 ;
武小波 .
冰川冻土, 2008, (06) :914-920
[4]   2006年黑河水系典型流域冰川融水径流与出山径流的关系 [J].
贺建桥 ;
宋高举 ;
蒋熹 ;
李全莲 ;
武晓波 .
中国沙漠, 2008, (06) :1186-1189
[5]   近几十年来黑河野牛沟流域的冰川变化 [J].
阳勇 ;
陈仁升 ;
吉喜斌 .
冰川冻土, 2007, (01) :100-106
[6]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降水中氢氧同位素与温度关系研究 [J].
张应华 ;
仵彦卿 .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16-21
[7]   利用稳定同位素识别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J].
陈宗宇 ;
万力 ;
聂振龙 ;
申建梅 ;
陈京生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6) :9-14
[8]   黑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 [J].
李林 ;
王振宇 ;
汪青春 .
地理科学, 2006, (01) :40-46
[9]   慕士塔格地区夏季降水中δ18O与温度及水汽输送的关系 [J].
余武生 ;
姚檀栋 ;
田立德 ;
李真 ;
孙维贞 ;
王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23-30
[10]   喜马拉雅山中段高过量氘与西风带水汽输送有关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J.W.C.White ;
余武生 ;
王宁练 .
科学通报, 2005, (07) :66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