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以刑事诉讼为例的分析

被引:109
作者
褚福民
机构
[1]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电子证据; 真实性; 证据载体; 电子数据; 证据内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是指电子证据载体的真实性、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电子证据内容的真实性。从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有关电子证据真实性的规则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真实性审查规则没有区分三个层面以及明确三个层面之间的审查顺序;对各个层面的审查规则缺乏系统、明确的规定;对不同层面同类问题的规则没有作出区分;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保障措施和审查方式亟需完善。未来相关规则的完善,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区分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并明确审查顺序;针对不同层面建立系统、明确的审查规则;明确区分针对不同层面同类问题的规则;实现技术措施与程序规则的有效配置与衔接,并确保电子证据在庭审中通过直接言词的方式进行质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J].
周加海 ;
喻海松 .
人民司法(应用), 2017, (28) :31-38
[2]   电子数据的鉴真问题 [J].
谢登科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5) :50-72+174
[3]   电子证据的鉴真问题:基于快播案的反思 [J].
刘品新 .
中外法学, 2017, 29 (01) :89-103
[4]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 [J].
刘品新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175-190
[5]  
刑事审判方法.[M].高憬宏;南英.法律出版社.2015,
[6]  
刑事证据法学.[M].陈瑞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  
刑事审判参考.[M].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至五庭; 主办.法律出版社.2014,
[8]  
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适用解答.[M].张军;江必新.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
[9]  
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M].张军;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
[10]  
证据法.[M].(美)罗纳德·J.艾伦(RonaldJ.Allen);(美)理查德·B.库恩斯(RichardB.Kuhns);(美)埃莉诺·斯威夫特(EleanorSwift)著;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