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属性及其产业发展的社会推动效应

被引:7
作者
陆森召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
运动休闲; 产业; 属性; 效应;
D O I
10.14104/j.cnki.1006-2076.2008.12.013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全面分析了休闲及运动休闲的内涵,在比较国内外运动休闲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运动休闲产业的体验型经济产业的本质属性,并从产业理论的视角入手,论述了运动休闲产业对我国社会的四方面推动效应:1)运动休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2)休闲对社会就业的拉动效应;3)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拉动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4)劳动生产的提高和劳动力的转移推动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对此,提出了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产业关联角度揭示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J].
辛利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3-16+24
[2]   体育旅游的内外动因分析 [J].
邓凤莲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57-60
[4]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 [J].
林显鹏 ;
虞重干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2) :1-7
[5]   休闲体育教育理论基础的反思与建构 [J].
石振国 ;
田雨普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2) :80-83+87
[6]   南京市经营性健身场所消费者现状的研究 [J].
王进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21-25
[7]   休闲文化传播对大学生闲暇体育行为的发展研究 [J].
吉建秋 ;
陈颖川 ;
周强 ;
侯桂明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2-55
[8]   休闲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的立足点——社区体育“以人为本”的讨论 [J].
卢元镇 ;
刘凤霞 ;
李国军 .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01) :3-5
[9]   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 [J].
马惠娣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6)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