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圃地培育湿地松苗木 ,分别进行 4种处理 :①稳态营养 +Pt菌剂 ;②不施肥 +Pt菌剂 ;③稳态营养 +松林土 ;④常规施肥 +松林土。生长季末测定苗木的高度和地径。测定各小区标准木的叶、茎、根鲜重及干重 ,侧根条数和总长。按“十分法”目测吸收根外生菌根感染率。观测结果表明 ,湿地松苗木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较强 ,无论是人工接种还是天然感染 ,菌根感染率均超过 85 % ,其中稳态营养下 ,人工接种Pt菌剂感染率最高 ,可达94 8%。稳态营养人工接种Pt菌剂处理的苗木生长最佳 ;稳态营养下松林土处理的苗木其次 ;人工接种Pt菌剂但不施肥处理的苗木再次 ;常规施肥 +松林土处理最差。如稳态营养人工接种Pt菌剂处理与人工接种Pt菌剂但不施肥处理相比较 ,苗木的株高、地径分别提高 2 0 5 %、14 0 % ;侧根条数及总长分别提高 2 5 6 %、4 0 9% ;叶、茎、根、整株鲜重分别提高 34 6 %、4 3 7%、38 8%、37 0 % ;各部分干重分别提高 2 5 7%、38 6 %、4 2 4 %、32 7%。稳态营养人工接种Pt菌剂处理与常规施肥松林土处理相比较 ,各项指标的差异更加明显。充分体现了稳态营养与Pt菌根化的综合效应 ,同时说明稳态营养条件下 ,靠松林土感染真菌形成菌根也能获得较好的生长结果。但是 ,仅靠人工接种优良菌剂 ,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