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9
作者
闫海潮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数字化制造; 大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绿色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太空技术以及思维控制电器等技术综合系统协同创新的结果。第三次工业革命呈现出智能化、定制化、分散化和合作化等特点。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动期、黎明期。对中国而言,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大于机遇。因此,我国应基于国情理性布局第三次工业革命,高度重视工业化和再工业化的关系,变革商业模式,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加快教育制度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92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教育如何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N]. 顾雪林,周飞,汪瑞林. &nbsp中国教育报. 2013 (003)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 [3] 创客[M]. 中信出版社 , 安德森, 2012
  • [4]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色[N]. 陈建萍. &nbsp人民政协报. 2012 (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