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雨季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60
作者:

李生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青海省气象台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青海省气象台

赵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青海省气象台

张国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青海省气象台
机构:
[1] 青海省气象台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三江源地区;
水汽输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4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降水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的水汽输送特征。研究表明:在东亚和印度季风驱动下的西南暖湿气流是三江源地区空中主要水汽来源,其次是来自西边界中东高压中的偏西气流和西风带中的偏北气流,这3种大尺度环流背景的气流汇集到三江源区,使该地区6—9月处在水汽辐合区内,同时在高原大地形的动力作用下,三江源地区近地面层维持定常的切变、低涡等天气系统,源源不断的降水为这一区域形成江河源头创造了条件。在水汽输入的各边界中,南边界季节变化特征显著,冬、春季水汽输入量小,夏、秋季水汽输入量大,9月达到全年的最大值。西边界的水汽输入量季节变化特征不明显,一年四季有水汽输入。北边界冬、春季水汽输入量小,夏、秋季水汽输入量大,6月达到全年的最大值。水汽输出主要在东边界。从三江源地区空中净水汽输入(输出)量收支的月际变化来看,6—9月水汽是收入的,5月收支平衡,10月到次年4月水汽是支出的,三江源地区的这种净水汽输入(输出)量收支的月际变化与该地区降水量的月际变化基本一致。冬、春季以西边界的水汽输入为主,夏、秋季以南边界的水汽输入为主。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主要水汽输入边界的水汽通量近40年来呈现减少的变化趋势,这将影响到三江源地区未来的降水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91 / 5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近34a青藏高原年降水变化及其分区[J]. 中国沙漠, 2007, (02) : 307 - 314李生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青海省气象台徐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青海省气象台郭英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青海省气象台钱维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青海省气象台张国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青海省气象台李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青海省气象台
- [2] 黄河、长江源区降水变化的水汽输送和环流特征[J]. 冰川冻土, 2006, (01) : 8 - 14王可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程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江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3] 青海高原近43年夏季水汽分布及演变特征[J]. 高原气象, 2006, (01) : 60 - 65王鹏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宝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黄玉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专业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郭品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水汽输送对云南夏季风爆发及初夏降水异常的影响[J]. 大气科学, 2006, (01) : 25 - 3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丁一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肖子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晏红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 [5]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J]. 高原气象, 2005, (06) : 880 - 888周长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陈隆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6] 江淮流域2003年强梅雨期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J]. 大气科学 , 2005, (02) : 195 - 204周玉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高守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邓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 [7] 青藏高原周边异常多雨中心及其水汽输送通道[J]. 气象, 2004, (12) : 44 - 47苗秋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施小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8] 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气象, 2004, (08) : 18 - 22李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朱西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周陆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汪青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
- [9] 梅雨期区域边界水汽输送模型及其数值试验(英文)[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 (03) : 333 - 342徐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NorthBeijing,Beijing,Beijing,CarolinaStateUniversity,Raleigh,NC—,USA苗秋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NorthBeijing,Beijing,Beijing,CarolinaStateUniversity,Raleigh,NC—,USA王继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NorthBeijing,Beijing,Beijing,CarolinaStateUniversity,Raleigh,NC—,USA张雪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NorthBeijing,Beijing,Beijing,CarolinaStateUniversity,Raleigh,NC—,USA
- [10] 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型”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002, (03) : 257 - 266+385徐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陶诗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继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秀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