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承诺”的再证明——经济维度、生态维度、劳动维度

被引:3
作者
赵磊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维度; 生态维度; 劳动维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6 [专题汇编];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有不少人总是以"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来质疑马克思对自由的承诺,这种质疑的依据来自现代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判断:"资源有限"和"欲望无限"。其实,人类的欲望既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人们通常所说的"欲望无限"并不是物欲,而是精神方面的欲求。人的精神欲望的确是无限的,但人的物质欲望却是有限的。"物质欲望的有限性和精神欲望的无限性"这个命题,不仅是马克思对自由承诺的出发点,也是人类社会演进的真实的历史逻辑。这个命题,可以从经济的、生态的和劳动的维度得到证明。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160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四个学术方向 [J].
程恩富 .
学术月刊, 2011, 43 (07) :59-63+71
[2]   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 [J].
程恩富 ;
王朝科 .
学术月刊, 2010, 42 (07) :62-65+77
[3]   当前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与全球治理 [J].
程恩富 .
管理学刊, 2009, 22 (05) :4-7
[4]   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J].
程恩富 ;
王中保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12) :51-58
[5]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J].
程恩富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16-29+205
[6]   科亨的政治哲学转向及其启示 [J].
段忠桥 .
哲学研究, 2006, (11) :42-46
[7]   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 [J].
田国强 ;
杨立岩 .
经济研究, 2006, (11) :4-15
[8]   论商品记号的价值取向的转换——关于消费活动精神性转向的哲学思考 [J].
韩震 .
哲学研究, 2006, (10) :8-12+128
[9]   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J].
刘国光 .
高校理论战线, 2005, (09) :23-29
[10]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 [J].
赵磊 .
学术月刊, 2005, (04)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