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元屯沟井田三叠系瓦窑堡组煤层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研究

被引:2
作者
李静琴 [1 ]
赵峰华 [2 ]
易万亿 [3 ]
杨耀成 [1 ]
李明培 [1 ]
张丽维 [1 ]
机构
[1]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勘察研究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3] 陕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瓦窑堡组; 三叠纪煤田; 煤灰成分; 煤灰熔融性; 结渣性; 陕北元屯沟井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煤的结渣特性是动力用煤的主要指标,也是燃煤锅炉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煤灰中化学成分对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影响较大,尤其是SiO2、Al2O3、Fe2O3、CaO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基于元屯沟井田三叠系瓦窑堡组煤的煤灰成分、煤灰熔融性试验数据分析,发现该区煤层中SiO2+Al2O3含量大于80%,Fe2O3+CaO小于10%,煤灰属较高灰煤灰软化温度。通过对煤灰软化温度、硅铝比、酸碱比、铁钙比、结渣指数以及综合结渣指数等多个指标的分析,得出煤灰属轻微结渣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准确测定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任志鹏 .
煤质技术, 2013, (02) :41-43+46
[2]   煤灰成分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J].
刘勇晶 ;
郭延红 ;
刘胜华 .
煤炭转化, 2013, 36 (01) :68-71
[3]   Mg2+和Na+对高熔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J].
高峰 ;
马永静 .
燃料化学学报, 2012, 40 (10) :1161-1166
[4]   陕北及黄陇侏罗纪煤田煤中硫分、灰分成因探讨 [J].
谢涛 ;
张光超 ;
乔军伟 .
中国煤炭地质, 2012, 24 (06) :11-14+29
[5]   汝箕沟煤矿煤灰熔点的逐步回归分析 [J].
马振海 ;
赵志根 ;
黄文辉 .
中国煤炭地质, 2010, 22 (11) :7-9
[6]   煤灰成分与灰熔融性关系研究进展 [J].
戴爱军 ;
杜彦学 ;
谢欣馨 .
煤化工, 2009, 37 (04) :16-19
[7]   影响煤灰熔融性温度的控制因素 [J].
贾明生 ;
张乾熙 .
煤化工, 2007, (03) :1-5
[8]   煤灰熔融性的研究 [J].
刘新兵,陈茺 .
煤化工, 1995, (02) :48-52+47
[9]  
MT/T 853-2000. 煤灰熔融性分级[S]. 2000
[10]  
中国煤质论评[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袁三畏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