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76
作者
肖继兵 [1 ]
孙占祥 [2 ]
杨久廷 [1 ]
张玉龙 [3 ]
郑家明 [2 ]
刘洋 [2 ]
机构
[1]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3]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深松; 土壤水分; 玉米; 大豆; 产量;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1.03.038
中图分类号
S152.75 []; S341 [一般耕作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旱作农田对天然降雨的利用率,打破犁底层,增加雨水入渗,达到蓄水保墒、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2008~2009年在朝阳半干旱区对旱地玉米和大豆进行中耕深松试验。研究表明,深松能打破犁底层,降低表层土壤容重和根系穿透阻力,提高土壤孔隙度。与对照相比,深松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并可以提高水分入渗深度,深松区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可达80 cm左右,未深松区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只有40 cm左右。深松使玉米根干重增加幅度为3.6%6.1%,使大豆根干重增加15.1%,并使大豆主根系入土深度增加3 cm,玉米增产幅度1.9%11.3%,在干旱年份增产效果明显,大豆增产19.47%。
引用
收藏
页码:709 / 7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辽宁省玉米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J].
曹敏建 ;
于海秋 ;
杨玉辉 ;
王晓光 ;
闫洪奎 .
玉米科学, 2009, 17 (05) :164-165
[2]   两年免耕后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秦红灵 ;
高旺盛 ;
马月存 ;
马丽 ;
尹春梅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1) :78-85
[3]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 [J].
何进 ;
李洪文 ;
高焕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0) :62-67
[4]   土壤深松技术的应用研究附视频 [J].
郭新荣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74-77
[5]   辽西半干旱地区深松中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J].
王仕新,崔剑波,庄季屏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3) :267-272
[6]   旱地深松试验研究 [J].
高焕文,李洪文,王兴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5, (04) :126-133
[7]   全方位深松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J].
廖植樨 ;
邓健 ;
谷谒白 ;
刘向阳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5, (01) :18-24
[8]  
旱地农业节水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马耀光等编著, 2004
[9]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高焕文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