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滨海平原大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

被引:20
作者
郭立平
张素云
机构
[1] 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
关键词
大雾; 浓雾; 形成特征; 变化;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7.03.010
中图分类号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1971—2000年9个观测站大雾资料,对该区域大雾、浓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大雾尤其浓雾是冀中滨海平原区秋、冬季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2)大雾、浓雾除具有低能见度外,其连续性、持续性和大范围同日出现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具有灾害性影响的特征;(3)自1990年以来,年平均大雾日的变化有明显加剧的现象,相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浓雾日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影响大雾日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气候条件的变化,浓雾日数的增加还与城市经济化发展、空气污染程度加剧等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MODIS监测雾的方法及分析 [J].
陈林 ;
牛生杰 ;
仲凌志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4) :448-454
[2]   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 [J].
毛冬艳 ;
杨贵名 .
气象, 2006, (01) :78-83
[3]   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 [J].
刘小宁 ;
张洪政 ;
李庆祥 ;
朱燕君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02) :220-230+271
[4]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王丽荣 ;
连志鸾 .
气象, 2005, (04) :65-68
[5]   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的讨论 [J].
吴兑 .
气象, 2005, (04) :3-7
[6]   济青高速公路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J].
张飒 ;
冯建设 .
气象, 2005, (02) :70-73+89
[7]   雾的气象卫星遥感光谱特征 [J].
孙涵 ;
孙照渤 ;
李亚春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3) :289-301
[8]   用PP方法做河北省雾的分县预报 [J].
赵玉广 ;
李江波 ;
康锡言 .
气象, 2004, (06) :43-47
[9]   厦门城市能见度和雾的特征与城市环境演变 [J].
周学鸣 ;
蔡诗树 .
气象, 2004, (01) :41-45
[10]   雾对城市边界层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J].
徐怀刚 ;
邓北胜 ;
周小刚 ;
王强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