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开发选区技术探讨

被引:6
作者
兰朝利 [1 ]
何顺利 [1 ]
门成全 [1 ]
张君峰 [2 ]
兰义飞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储层综合预测; 古构造; 选区技术; 苏里格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苏里格气田目的层储层横向延伸窄,空间分布不连续,低孔、低渗特点,在储层沉积微相、储层综合预测以及排烃期古构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苏里格气田储层相对富集区块优选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苏里格气田的综合选区技术。应用该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太原组进行区块优选,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该技术适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低孔低渗碎屑岩气田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11+10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控制因素分析 [J].
杨奕华 ;
包洪平 ;
贾亚妮 ;
于忠平 .
古地理学报, 2008, (01) :25-32
[2]   基于密度-孔隙度-自然伽马的储层多参数反演——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J].
兰朝利 ;
何顺利 ;
张君峰 ;
门成全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37-39+111
[3]   关键技术突破,集成技术创新 实现苏里格气田规模有效开发 [J].
冉新权 ;
何光怀 .
天然气工业, 2007, (12) :1-5+157
[4]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新进展 [J].
杨华 ;
魏新善 .
天然气工业, 2007, (12) :6-11+157
[5]   叠前反演技术在苏里格地区的应用 [J].
张盟勃 ;
史松群 ;
潘玉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91-94
[6]   苏里格气田盒8段地震多技术储层沉积相研究 [J].
刘建新 ;
雍学善 ;
吴会良 ;
刘军迎 ;
张继娟 ;
郭旋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80-83
[7]   苏里格气田储层“甜点”控制因素探讨 [J].
兰朝利 ;
何顺利 ;
张君峰 ;
门成全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45-48+122
[8]   苏里格庙气田二叠系盒8段孔隙发育控制因素 [J].
杨文秀 ;
张刘平 ;
陈孟晋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4) :419-421
[9]   储层预测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开发评价中的应用 [J].
王洪建 ;
邹新宁 ;
孙卫 ;
张盟勃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3) :75-78
[10]   苏里格低渗强非均质性气田开发技术对策探讨 [J].
唐俊伟 ;
贾爱林 ;
何东博 ;
王卫红 ;
范丽宏 ;
白全明 ;
刘丰臻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