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诅咒”:青海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开的陷阱

被引:3
作者
贾会娟
赵春霞
机构
[1]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陷阱; 传导机制; GDP; 资源诅咒; 资源丰裕度; 可持续性发展; 青海省; 资源型; 人均生产总值; 人力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正>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济学界基本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但是"资源诅咒"假说的提出颠覆了这一概念。中外学者通过经验和实证的角度论证了这一命题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在中国地区层面都是成立的,因此青海在保证经济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发展经济学.[M].车维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青藏高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M].蒲文成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广义“资源诅咒”的理论内涵与实证检验 [J].
鲁金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1) :133-138
[4]   经济增长: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基于自然资源作用机制的分析 [J].
张景华 .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6) :49-55
[5]   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 [J].
邵帅 ;
齐中英 .
经济研究, 2008, (04) :147-160
[6]   资源诅咒假说:一个文献综述 [J].
程志强 .
财经问题研究, 2008, (03) :20-24
[7]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 [J].
徐康宁 ;
邵军 .
世界经济, 2006, (11) :38-47+96
[8]   关于“资源诅咒”的文献综述 [J].
赵奉军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2006, (01) :8-12
[9]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J].
徐康宁 ;
王剑 .
经济研究, 2006, (01) :78-89
[10]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J].
徐康宁 ;
韩剑 .
经济学家, 2005, (06)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