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及长期渍水的水稻土中铜的供给情况和铜肥的效果

被引:15
作者
徐俊祥
董文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安徽省旌德县农业局
关键词
水稻土; 稻田土壤; 耕作土壤; 铜肥; 渍水; 永久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于1982年在皖南山地丘陵区进行,结果表明:1.永久性渍水的水稻土上用0.1%的硫酸铜沾秧根或0.5公斤/亩作基肥,对水稻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2—41.4%,平均每亩增产稻谷45公斤。2.施铜增产的永久性溃水水稻土通常Eh更低(74mV);有机质分解缓慢而含量高(3.99%);有效铁含量也很高(317ppm);有效铜含最低(1.24ppm)3.铜与铁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即水稻植株中铜、铁含量有较好的直线负相关(r=-0.7725**),土壤中有效Fe/Cu比值与植株体内的Fe/Cu比值有极好的直线正相关(r=0.9470)。这二个Fe/Cu比值同样与施铜增产效果有极好的正相关(r=0.9308,r=0.9801),土壤Fe/Cu比值>120的8块试验田施铜均有增产效果。4.施用铜肥除了补充铜的不足外,同时还能减少水稻对铁的吸收,降低了水稻的Fe/Cu比值,减轻亚铁毒害,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