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江地区中元古代昆阳群下亚群的沉积地质及控矿作用

被引:13
作者
杜远生
孙克祥
李志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元古代,沉积地质,铜矿,云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6,P534.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滇中地区昆阳群下亚群的沉积层序和沉积构型对原生铜矿形成、富集和就位均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时间上讲,昆阳群下亚群分为4个层序.第一层序海侵体系域的因民组中上部火山岩和深水沉积及下伏大红山群为原生铜矿的生矿层,第一层序高水位体系域的落雪组及其上下过渡段为原生铜矿的储矿层,第二层序海侵体系域鹅头厂组的泥质沉积为铜矿的盖层.在空间上,滇中地区中元古代裂谷盆地的结构和沉积构型对铜矿的空间分布也具明显的控制作用.铜矿的就位场所主要位于断隆-断陷区之间的同沉积断裂附近,尤其是靠近断隆区边缘落雪组的高水位体系域进积序列及其相变带.元江地区中元古代的铜矿找矿方向应着重考虑同沉积断裂带与落雪组及上下过渡段相变的复合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滇中中元古代早期铜铁矿床的成矿类型 [J].
罗君烈 .
云南地质, 1995, (04) :291-303
[2]   昆阳群中两个含矿层的层位归属 [J].
蒋家申 .
云南地质, 1993, (01) :44-49
[3]   沉积盆地演化的历史分析和“系统工程”研究 [J].
李思田 ;
吴冲龙 .
地球科学, 1989, (04) :347-356
[4]  
滇中昆阳群因民组地层学与沉积古地理.[M].熊兴武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5]  
云南昆阳群地质.[M].吴懋德等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