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干预方案对卒中大鼠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林栋 [1 ,2 ]
阙秀琴 [2 ]
张学君 [2 ]
吴强 [2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运动疗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血;
D O I
10.13261/j.cnki.jfutcm.002388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刺与运动疗法不同干预次序对卒中大鼠缺血区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制备卒中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先针后运动组、先运动后针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5组BDNF阳性细胞数,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光镜下计数免疫组化染成棕黄色或黄褐色的BDNF阳性细胞,先针后运动组、先运动后针组与空白组比较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先针后运动组比模型组也有显著表达(P<0.05)。结论针刺与运动疗法的不同干预次序对卒中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存在差异,但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说明针刺与运动疗法先后干预次序的优劣。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葛根素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J].
韩江全 ;
李均 ;
李官成 ;
周晓兰 ;
朱选平 ;
梁恒 ;
李继中 ;
林冬融 ;
赖敏 .
西部医学, 2009, 21 (11) :1844-1846
[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预先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J].
谭永星 ;
庾俊雄 ;
蒋奕红 ;
林高翔 .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2) :959-961
[3]   电针与康复训练的不同干预次序对大鼠SEP的影响 [J].
林栋 ;
张学君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7, (06) :43-45
[4]   针刺对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皮质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J].
庄明华 ;
郭燕春 ;
白晔 ;
刘明发 ;
骆健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08) :530-533
[5]   脑卒中实验动物的行为学检测方法 [J].
李红玲 ;
赵巧艳 ;
王红莲 ;
李春岩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06) :560-562
[6]   BDNF对小鼠周围神经损伤后髓化与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张建一 ;
李芳 ;
刘忠浩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4) :26-28
[7]   针灸疗法与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 [J].
吴强 ;
张国平 ;
林栋 .
现代康复, 2001, (21) :5-6
[8]   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J].
赖新生 ;
余瑾 ;
吴永毅 .
现代康复, 2000, (05) :669-669
[9]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
[10]  
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GeorgePaxinos;()CharlesWatson著;诸葛启钏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