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构造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以济阳拗陷曲堤油田为例

被引:11
作者
隋淑玲
赵开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断层; 封堵性; 油气藏; 富集;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3.06.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曲堤油田构造破碎,断层多,断块小,构造断裂对油气成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该地区构造演化将其早第三纪湖盆裂陷阶段划分为三个伸展幕,各幕式期间的盆地构造样式差异,形成了曲堤地垒“东西向分带、南北向分块”的构造格局。该区的油气富集程度取决于断层的侧向封堵性。从影响断层封堵性的多种因素分析认为,曲堤油田Ⅱ、Ⅲ级甚至Ⅳ级断层一般都有较好的封堵性;弧形断层内侧或锯齿状断层发育段比断层平直发育段封堵性好;近SN向走向的传递断层一般具有较好的封堵性。上述断层周围纵向上控制的含油层系多,含油高度大,平面上含油范围大,富集程度高;而在晚第三纪形成的EW向断层,一般封堵性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666 / 670+708 +708-5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临南地区断层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模式 [J].
付金华 ;
刘玉亮 ;
刘金 ;
郑明学 ;
粱建军 ;
高志卫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3) :55-58+2
[2]   松辽盆地两江地区油成藏模式及其控制因素 [J].
傅广 ;
陈章明 ;
付晓飞 ;
杨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2) :19-22+108
[3]  
中国东部大陆裂谷与油气.[M].谯汉生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  
构造地质学.[M].朱志澄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5]  
断块群油气藏形成机制和构造模式.[M].刘泽容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6]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陆克政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7]  
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开发模式..余守德等;.石油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