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显性多子房基因的RAPD标记

被引:5
作者
王军卫
张改生
刘宏伟
宋亚珍
牛娜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杨陵
[3] 杨陵
关键词
小麦; 显性; 多子房基因; RAP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BSA法,以显性多子房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普通小麦(T.aestivum)品种西农1376进行杂交,从F2分离世代建立多子房性状基因池和单子房基因池,采用RAPD-PCR方法,以440个随机引物筛选单、多子房的混合群体及其双亲。发现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近等基因系间表现出特异性,表现为多子房亲本及其混合群体有带,单子房亲本及其混合群体无带;6个引物扩增产物表现出的特异性相反,单子房有带,多子房无带。经过重复实验和群体单株验证,引物S236在多子房亲本、混合群体及其群体单株中都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可以作为多子房显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多子房性状应用于杂种小麦的研究Ⅱ.多子房小麦的杂种优势与利用 [J].
马守才 ;
张改生 ;
刘宏伟 ;
王军卫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6) :15-19
[2]   三粒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武军 ;
李邦琴 ;
赵继新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6) :58-60
[3]   多子房性状应用于杂种小麦的研究Ⅰ.多子房性状基因和细胞质效应 [J].
马守才 ;
张改生 ;
刘宏伟 ;
王军卫 ;
王小利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6) :949-953
[4]   普通小麦多子房基因单体分析的染色体定位及双端体分析的染色体臂定位 [J].
沈光华 ;
童一中 ;
沈革志 .
遗传学报, 1992, (06) :513-516
[5]   “三粒小麦”的发现及选育初报 [J].
陈济世 ;
张岭华 ;
吴秉礼 .
作物学报, 1983, (01)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