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

被引:38
作者
陈淳
沈辰
陈万勇
汤英俊
机构
[1]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
[2]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多伦多加拿大
[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小长梁遗址GPS定位; 埋藏学分析; 石料打制实验;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1999.03.006
中图分类号
K871.1 [石器时代];
学科分类号
060102 ;
摘要
1998年小长梁遗址发掘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理定位。埋藏学分析显示石制品与动物骨骼分布为水动力短距离搬运沉积的特点。动物骨骼有食肉类啃咬, 植物根系腐蚀, 水流冲刷以及可能的石制品切割痕迹。石料打制实验与电脑分析表明, 石料质地裂隙发育和易碎的性质对小长梁石工业废片率高以及石制品尺寸较小的特点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旧石器研究:原料、技术及其他 [J].
陈淳 .
人类学学报, 1996, (03) :268-275
[2]   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哺乳类化石及其时代 [J].
汤英俊 ;
李毅 ;
陈万勇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5, (01) :74-83
[3]   小长梁石器再观察 [J].
黄慰文 .
人类学学报, 1985, (04) :301-307
[4]   “泥河湾层”的古地磁学初步研究 [J].
程国良 ;
林金录 ;
李素玲 ;
梁其平 .
地质科学, 1978, (03) :247-252
[5]  
泥河湾盆地新生代古地理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周廷儒等著, 1991
[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参加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大会论文选[M].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991
[7]  
Size and form in the analysis of flake debris: Review and recent approaches[J] . Michael J. Shott.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