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资源化——概念、途径与策略

被引:42
作者
向立云
魏智敏
机构
[1]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河北省水利厅
关键词
干旱缺水; 洪水资源化; 策略;
D O I
10.13928/j.cnki.wrdr.2005.07.006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洪水资源化指综合系统地运用工程的和政策、规范、经济、管理、技术、调度等非工程措施,将常规排泄入海或泛滥的洪水在安全、经济可行和社会公平的前提下部分转化储存为可资利用的内陆水。洪水资源化途径主要包括:(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已达标水库汛限水位,或多蓄洪水,或放水于下游河道;(2)利用洪水前峰,清洗污染河道,改善水环境;(3)完善和建设洪水利用工程体系,有控制地引洪水于田间(包括蓄滞洪区)、湿地,或回补地下水,或蓄洪于湿地和蓄滞洪区;(4)利用超标准洪水发生时蓄滞洪区滞洪的机遇,有意识地延长洪水在适合于下渗回补地下水蓄滞洪区内的滞留时间,回补地下水;(5)建设或完善流域间、水系间水流沟通系统,综合利用水库、河网、渠系、湿地和蓄滞洪区,调洪互济,蓄洪或回补地下水;(6)建设和完善城市雨洪利用体系,兼收防洪、治涝和雨洪资源化等多项功效。洪水资源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制定政策、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试点,加强前期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96.8”暴雨洪水对河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特征 [J].
张石春 ;
高寅堂 .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 1998, (03)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