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促肝癌过程中肝细胞bcl-2及bax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15
作者
胡志坚
陈华
孙昌盛
李一伟
高凌云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福州,福州,福州
关键词
肽类,环; 肝肿瘤; 基因,bcl-2; 癌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 (MC)促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二阶段致癌理论建立中期试验动物模型 ,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染色检验MC的促癌作用 ,并以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精确测定大鼠肝脏bcl 2和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增加γ GT阳性率 ,γ GT染色的阳性率纯毒素组为 1 0 0 % ,显著高于二乙基亚硝胺 (DEN)对照组的 2 2 2 2 %。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bax基因的表达强度和面积 ,bax表达的强度和面积纯毒素组分别为 0 0 2 83和 0 0 0 73 ,显著高于强度和面积分别为 0 0 65 5和 0 0 2 4 4的DEN对照组。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增加大鼠肝脏bcl 2基因表达强度和面积 ,bcl 2表达的强度和面积纯毒素组分别为 0 0 977和 0 0 31 5 ,显著高于强度和面积分别为 0 0 4 6 0和 0 0 2 0 5的DEN对照组。结论 进一步证明了MC具有促肝癌作用。调节与细胞凋亡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可能是MC促癌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同安水环境藻类及藻类毒素分布调查
    孙昌盛
    陈华
    薛常镐
    陈建玲
    康天尝
    陈铁晖
    洪作艺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02) : 51 - 52
  • [2] 我国两种生物毒素与肝癌——黄曲霉毒素与藻类毒素(摘要)
    俞顺章
    董传辉
    张幼辰
    [J]. 卫生研究, 1998, (S1) : 86 - 86
  • [3] 丁酸钠对 Bel-7402 人肝癌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朱文渊
    黄炜
    黄济群
    [J]. 实用癌症杂志, 1998, (03) : 28 - 30
  • [4] Quantitative histological and hist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occurrence and stages of controlled cell death (apoptosis) during regression of rat liver hyperplasia[J] . W. Bursch,H. S. Taper,B. Lauer,R. Schulte-Hermann.Virchows Archiv B Cell Pathology Including Molecular Pathology . 1986 (1)